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怎么計算應納稅額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稅額
應納稅額=(全年收入總額-成本、費用及損失)×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一)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
原理:同企業所得稅。
1.扣除項目中關注:
(1)分別核算生產經營費用、個人家庭費用。難以分清的,40%視為生產經營費用準予扣除。
(2)人工費:
實際支付給從業人員的合理工資薪金支出,準予扣除。
個體工商戶業主的工資薪金支出,不得稅前扣除。
個體工商戶業主的費用扣除標準,確定為3500元/月,即42000元/年。
(3)保險費
五險一金:業主和從業人員繳納的,準予扣除。
補充養老保險費、補充醫療保險費:從業人員的以工資總額為基數;業主本人的以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倍為基數。
【提示】業主為本人或為從業人員支付的商業保險費,不得扣除。
(4)研發費用,以及研發而購置單臺價值在10萬元以下的測試儀器、實驗性裝置的購置費可直接扣除。
2.不得扣除項目:
(1)個人所得稅稅款
(2)稅收滯納金
(3)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4)不符合扣除規定的捐贈支出
(5)贊助支出
(6)用于個人和家庭的支出
(7)其他(與經營無關的、總局規定的)
不得扣除的項目有個人所得稅稅款,稅收滯納金,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不符合扣除規定的捐贈支出,贊助支出,用于個人和家庭的支出等等。個體工商戶納稅申報的流程以及報表填報可以點擊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怎么計算應納稅額中的卡片領取資料包!
上一篇:如何代扣代繳境外公司的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