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稅收籌劃最基本的方法
2.地點流動籌劃法從國際大環境來看,各國的稅收政策各不相同,其差異主要有稅率差異、稅基差異、征稅對象差異、納稅人差異、稅收征管差異和稅收優惠差異等,跨國納稅人可以巧妙地利用這些差異進行國際間的稅務籌劃;從國內稅收環境來看,國家為了兼顧社會進步和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稅收優惠適當向西部地區傾斜,納稅人可以根據需要,或者選擇在優惠地區注冊,或者將現時不太景氣的生產轉移到優惠地區,以充分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3.創造條件籌劃法 現實經濟生活中,在有些情況下,企業或個人的很多條件符合稅收優惠規定,但卻因為某一點或某幾點條件不符合而不能享受優惠待遇;在另一些情況下,企業或個人可能根本就不符合稅收優惠條件,無法享受優惠待遇。這時,納稅人就得想辦法創造條件使自己符合稅收優惠規定或者通過掛靠在某些能享受優惠待遇的企業或產業、行業,使自己符合優惠條件,從而享受優惠待遇。不同企業稅務籌劃的不同對策推遲利潤的實現獲取貨幣的時間價值并不是固定資產稅務籌劃的唯一目的。
在進行稅務籌劃時,還必須根據不同的企業或者企業處于不同的狀態下采用不同的對策。
1.盈利企業:盈利企業當期費用能夠從當年的所得稅前扣除,費用的增加有利于減少當年企業所得稅,因此,購置固定資產時,購買費用中能夠分解計入當期費用的項目,應盡可能計人當期費用而不宜通過擴大固定資產原值推遲到以后時期;折舊年限盡可能縮短,使折舊費用能夠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得到稅前扣除;選擇折舊方法,宜采用加速折舊法,因加速折舊法可以使折舊費用前移和應納稅所得額后移,以相對降低納稅人當期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
2.虧損企業:由于虧損企業費用的擴大不能在當期的企業所得稅前得到扣除,即使延續扣除也有5年時間的限定。因此,企業在虧損期間購置固定資產,應盡可能多地將相關費用計人固定資產原值,使這些費用通過折舊的方式在以后年度實現;虧損企業的折舊年限可適當延長,以便將折舊費用在更長的周期中攤銷;因稅法對折舊年限只規定了下限沒有規定上限,因此,企業可以做出安排;折舊方法選擇應同企業的虧損彌補情況相結合。選擇的折舊方法必須能使不能得到或不能完全得到稅前彌補的虧損年度的折舊額降低,因此,企業虧損期間購買的固定資產不宜采用加速折舊法計提折舊。
稅務籌劃相關問題延伸
問:稅務籌劃出現的背景是什么?
答:稅種很多,負擔非常重,公司管理層總希望財務部門能想辦法降低稅負業務部門簽訂的合同沒有明確由境外收款方承擔稅負,結果在對外支付時,公司不得不為這部分稅款買單,額外增加了成本。總聽說有企業在做稅收籌劃,但從來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做的。稅務知識較專業,一般財務人員不能很好掌握,且稅收政策經常變化,新的規定越來越難讀懂。
問:稅務籌劃的收益是什么?
答:了解稅務管理和籌劃的相關知識;掌握稅務籌劃的各種技術手段;掌握企業戰略決策中的稅務管理與籌劃方法;掌握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的稅務管理與籌劃方法;掌握分稅種的稅務管理與籌劃方法;了解各個稅種的最新政策變化。 稅務籌劃,是指在稅法規定的范圍內,通過對經營、投資、理財等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盡可能的獲得節稅的稅收利益。
問:稅收籌劃與稅務籌劃有區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