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接融資的定義是什么
間接融資的定義
間接融資是指資金盈余單位與資金短缺單位之間沒有直接關系,而是只與金融機構發生的交易。
間接融資的種類
1、銀行信用
銀行信用是以銀行作為中介金融機構、以其他金融機構、以貨幣形式向客戶提供的信用一種的資金融通形式。
2、消費信用
消費信用主要指的是銀行為消費者提供的購買住房或耐用消費品的貸款。
間接融資的特點
1、間接性
在間接融資中,資金需求者和資金初始供應者之間不發生直接借貸關系。
2、相對的集中性
間接融資通過金融中介機構進行。在大多數情況下,金融中介不是基金供給者和基金需求者之間一對一的對應中介,而是一方面面向基金供給者群體,另一方面面向基金需求者群體的綜合中介。
3、信譽的差異性較小
由于間接融資相對集中于金融機構,世界各國普遍對金融機構有嚴格的管理,金融機構自身的運作也受到相應經營管理原則的約束。因此,與直接融資相比,間接融資具有較高的聲譽、相對較小的風險和較強的融資穩定性。
4、可逆性
通過金融中介的間接融資均屬于借貸性融資,必須在到期時返還,并支付利息,利息是可逆的。
5、融資的主動權掌握在金融中介手中
間接融資中的資金主要集中在金融機構。
間接融資的優缺點
間接融資的優點
1、銀行等金融機構網點多,存款起點低。可以從社會各個方面廣泛籌集閑置資金,積累并形成巨額資金。
2、在直接融資中,融資風險由債權人獨自承擔,而在間接融資中,由于金融機構的資產和負債是多元化的,融資風險可以通過多元化的資產和負債結構來承擔,因此安全性較高。
3、降低融資成本。由于金融機構的出現是專業分工與合作的結果,它有專門知識來了解和掌握借款人的相關信息,不需要每次資本盈余來收集資本赤字的相關信息,從而降低整個社會的融資成本。
4、有助于解決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
間接融資的缺點
因為金融機構是資金供求雙方之間的中介機構,這就分離了資金供需雙方的直接聯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資者對投資對象經營狀況的關注,降低了集資者對資金使用的壓力。
上一篇: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有什么區別
下一篇:直接融資的種類